当前位置:
贝博体育 > 就业指导 >

“如何评价”的基础知识

来源:  浏览:
“如何评价”的基础知识
    (1)标准参照评价与常模参照评价。对于多数课堂评价,教师们采用的是标准参照评价,它用来反映学生对学习目标(所谓“标准”)的掌握情况,可以帮助教师清晰地识别学生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是教师作出明确的判断和可靠的决策的主要依据。因此,教师在对课程标准和学习目标准确把握的基础上确定“评价什么”,编制作业和试题,是决定标准参考评价科学性的前提。
    对于常模参照评价,教师们很少使用。因为它需要教师将某个学生的表现与先前参加过相同测验的其他学生(所谓“常模”)的表现之间进行比较,以分析存在什么样的差别,对于教师平时的作业和单元测试,这样做没有实际的意义。
    (2)选择性反应和建构性反应。学生对于作业和测验的内容只有两种反应,一是选出正确的答案,二是独立解决问题。前者是选择性反应,如选择题、判断题。后者是建构性反应,如作文、论述题。编制选择性反应题目较建构性反应难度大,但评分比较容易。一般情况下,教师们在课堂评价中同时使用这两种方法。
    不少教师不愿意较多地使用建构性评价,因为不仅费时,也较难合理评分,特别是对于解答、作文和制作等。因而有的教师“创造”出采用选择题或判断题的方法测试这些内容,如对一道数学应用题让学生在给出的解答式子或结果中选择正确答案,让学生为某篇文章的空白处选择一句(段)话,判断制作的程序(或方法)是否正确,就是典型的例子。
    (3)题目类型方式。对应于选择性反应和建构性反应,常用的题目类型方式有:(1)选择性反应题,主要分为判断题、选择题、匹配题;(2)建构性反应题,主要包括填空题、主观题、表现性评价、档案袋评价。将在下文中作简要介绍。
    (二)“怎样命题”与“如何做好”
    1.命题的五条戒律
    不论是选择性反应题,还是建构性反应题的编制,都需要遵循一般性法则,不能触犯以下五条戒律:
    (1)一定不要使用含混不清或晦涩难懂的指导语。
    【案例】请以“丰收”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文体不限,写一篇550字左右的文章。
    “角度”“文体”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深奥,应该明确提示学生,引导学生打开思路。既然“文体不限”,却要求“550左右字”,愿意写诗歌的学生就很难达到规定的字数,应该明确“诗歌除外”。“550字左右”也不甚明确,不如具体到“在500至600字之间”。
    (2)一定不要使用模棱两可的陈述语句。
    【案例】窗子和门的4个角一般都是(    )。
    这道题有两个地方模棱两可,“一般”和括号里填什么。括号里学生可以填90o,也可以填其他的。
    (3)一定不要在无意间给学生提供正确回答的线索。
    【案例】判断。在梯形中,每组对边的长都一定不相等。(   )
    在这张试卷上,出现了等腰梯形图,给学生提示了答案。
    (4)一定不要使用复杂的句型。
    【案例】下面就请你对自己本单元的学习作一下总结,向老师和同学讲一下你的收获、不足以及今后努力的计划。
    对小学生来说,句子中“讲一下”的宾语太长。
    (5)一定不要使用深奥的词语。
    【案例】乱句理段,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这题的“乱句理段”不如“给下面句子重新排序”浅显明了。
Copyright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贝博体育